首页 教育 > 正文

“六旬”老校焕发新生 芦淞区连续4年改造乡村学校

2022-05-05 14:45:18 株洲日报

穿过大京水库,再继续走上约3公里盘盘绕绕的道路,芦淞区长垅小学就坐落在这里。虽然它小到不起眼:仅有1992方米,不到60名学生。但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,这里的农村孩子有了美的童年。

●“六旬”老校焕发新生

位于芦淞区白关镇芷钱桥村新屋湾组的长垅小学是有历史的,新中国成立5年后,就有了它,招生范围辐射周边约3公里的村组。它四面环山,在航拍照片中,更像山林中的一颗明珠,小而精,格外打眼。

不过在5年前,它可完全不是如今这幅模样:快要脱落的墙皮吊挂在教室的墙上、顶上;校园的厨房被熏黑了大半;老师休息室里的衣柜没一个能完全合上……

2017年起,芦淞区连续4年对这所乡村小学开始了改造,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。现代化教学楼、多媒体、自来水、电气化厨房、供暖等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设备设施,如今一应俱全。

去年1月,2020年芦淞区“最美乡村小学”评选结果出炉,长垅小学成功入选。

大刀阔斧的硬件改造后,是更深层次的“软件升级”。

年来,芦淞区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输送了一批城区学校管理人员赴农村学校任职,并安排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搭建“教育共同体”,促进城乡学校协作提升。2020年9月,时任贺家土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建佳调往长垅小学担任校长。同时,该校还调入了一批有城区学校执教经验的教师。

“虽然生源不多,但为了农村孩子求学,学校不但没有撤点合并,还增加了编制教师。”黄建佳说,尽管学校仅有60名左右的学生,人数最多的一个年级不过13名学生,最少的仅有7人。但如果撤校,孩子们可能要到3公里外的地方求学。因此,学校不仅取消了代课教师,还配置了11名在编教师。

●美术课变成了“美术+”

“以前美术课只是在教室里画画,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对美的探索。”六年级的女生钟可欣说,老师经常带同学们参加各类美术、科技比赛,让大家有了更多和城市中学生交流的机会,所以大家现在更喜欢美术课了。

2020年秋季新学期开始,长垅小学终于有了美术专任教师。新教师唐银芝曾就职于芦淞区立人学校,她把美术课变成了“美术+”。

“树叶是在校园里挑的,石头是在小路边找的,松果球是在山林里捡的……”指着美术室展示的各种作品,唐银芝说,这些形态各异的美术作品,很多都是和同学们一起在户外采集并进行创作的。经过再创作,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,成了精致且更有特色的艺术品。

在学校的美术室里,还有不少废物再利用的美术手工作品。比如废弃的快递箱、从食堂里收集来的鸡蛋托,被制作成了“机器人”;空酒瓶经过颜料上色,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瓶;吃过的雪糕棒,被重新拼接上色成了带有民族风的挂饰……

不仅如此,学校还根据结合当地特色,在竹匾上进行美术创作。春耕、夏种、秋收、冬藏,绘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。

年举行的省市区三级青少年美术、创新等比赛项目中,这里的农村孩子一下子成了“常客”,并带回不少荣誉。

“能在家门口上好学,当然愿意把孩子留在这里。”对于自己的母校,在城区打工多年的张师傅说,焕然一新的学校不仅更美了,也让家长更放心、更安心。

(记者/戴凛

通讯员/吴育珍)

标签: 芦淞区长垅小学 芦淞区白关镇芷钱桥村 城乡教育

返回首页
返回顶部